民营经济在公务航空业的作用发挥 公务航空需求端与供应端以民营企业为主 从需求结构看,使用公务机、拥有公务机的客户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家,目前托管公务机和运营公务机主要基地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同时,市场集中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我国民营经济较为发达、总部经济较为完善的地区。表 1 为 2025 年公务机起降地理分布对比。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务机起降接近 2 万架次/年,超过京津冀〔1.1 万架次〕和长三角〔上海与杭州约 0.8 万架次〕,而此三地之外的公务机起降较少,只有三亚机场进入起降架次的前十名。从供应结构看,公务航空的特点确定了民营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首先,目前我国公务机行业渐渐采纳轻资产模式,对资本的要求较低,民营企业资金本钱高的劣势影响小。例如亚洲商务航空有限公司等新成立的公务机企业完全依靠托管业务,不运营自己的公务机,降低企业自身资产及资金本钱。其次,公务航空对服务品质尤其是大客户独特化服务的要求更高,这与运输航空供应相对全都的服务有较大差异,这让同为民营企业的非国有公务机公司更有优势。此外,当前公务航空本钱刚性、竞争激烈,例如飞行员本钱和机场起降本钱较高,但这对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门槛基本相同,擅长小市场竞争、内部本钱掌握严格的民营企业具备竞争优势。表 2 为我国公务机运营与托管企业对比分析表。民航局 FSOP 系统检索数据说明,我国 39 家名下有公务机的运营企业或托管大型飞机企业中,除东方公务航空、北京航空等少数国有企业,90%公务机企业均为民营企业。近年来,我国三大航公务机子公司在这一领域未实现规模扩张。 民营企业能保障公务航空平安 在我国通用航空平安领域,公务机运营从诞生之日起就未发生过重大事故和人员丧生大事,这是我国公务航空保持坚韧生命力的关键前提。我国公务航空企业通过引进运输航空资源,建立了较高起点,例如公务机飞行员基本是从我国运输航空引进的,运营基地都在大型运输机场,管理团队也主要源于运输航空公司,并直接引入运输航空平安管理体系〔SMS〕。图 1 为 2025 年美国各类通用航空飞行事故死亡人数占比。在美国,通用航空完全基于民营经济,其公务航空事故较少,每年飞行事故大约导致 10 人左右死亡,仅占通用航空事故致死人数的 3%,但这些事故主要发生在非职业飞行员驾驶的公务飞行中。美国以用处定义公务航空,只要飞行目的是公务出行,不管使用何种航空器〔包括喷气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