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沈阳——大连高三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1. A 2. C 3. A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4. B 5. D 6. C7.(1)(5 分)当时突厥屡次成为侵扰的祸害,因为罗艺一向有威名,被北夷害怕,(高祖)命令罗艺凭本官身份带领天节官兵镇守泾州。(“素”1 分,“为所”被动句式 1 分, “以”1 分,“领”1 分,句意 1 分。)(2)(5 分)经过乌氏驿站时,跟随的人逐渐逃散,罗艺的随从斩杀了他,把他的首级送到了国都。(朝廷)在集市悬首示众,恢复了他原来的姓氏——罗氏。(“过”1 分,省略句 1 分,“枭”1 分,“复”1 分,句意 1分。)8. (5 分)上阕寓情于景。(1 分)诗人远眺秋水长空,芙蓉于暮霭中朦胧凄迷,近观丹枫尽老,景物中蕴含一派愁苦的心绪。(2 分)残月平沙,西风断雁,动静结合,描摹了寒风萧飒败落之境,寄予无限伤感愁情。(2 分)9. (6 分)①在赋诗饮酒中消磨时间、虚度年华,词人表达了对蹉跎岁月的感慨。(2分)② 词人回忆以前与友人相处的情景,不知何时再相逢,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2 分)③ 最后以梅花相赠,表达出词人不慕荣华、不畏冰霜的高洁品行。(2 分)10. (6 分)(1)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1)(5 分)EC(E3 分,C2 分,B1 分) (2)(6 分)①通过开篇时间、地点、人物的简介,交待了小说的环境与背景。 ② 从老妇人与德国战俘的矛盾着眼,为下文大家对待战俘的态度以及费多尔对待汉斯的态度提供依据。 ③ 从巴甫洛夫娜安慰老妇人的情节入手,为刻画巴甫洛夫娜慈爱、善良、宽容的性格做铺垫。(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3)(6 分)① 写汉斯意在从侧面间接表现巴甫洛夫娜的慈爱、善良,使俄罗斯妈妈的形象更加丰满。② 汉斯的所为是对巴甫洛夫娜善举的回应,正是人性中的善感动了汉斯,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③ 推动了情节进展,为巴甫洛夫娜对汉斯的关爱提供依据,也为后文对他的想念等情节做铺垫。(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4)(8 分)观点一:“小凳子”线索起的作用大。“① 小凳子”几乎贯穿小说的全部情节,如守卫欲没收小凳子,战俘们帮助藏小凳子,汉斯送小凳子,俄罗斯妈妈用小凳子,使情节浑然一体。② 形式方面,“小凳子”不仅起到结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