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大班语言区活动材料的投放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感知和猎取知识的自主性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以老师的支持为辅的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自主地操作、自由地交往、自由地发挥想象,激发制造潜能,得到全面的进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进展,因此,区域活动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是活动材料的投放,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但是目前,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材料投放流于形式,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有的甚至一成不变,不能让幼儿感到新奇、有趣;投放的材料只求多,而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够,缺乏层次性和动态性;对部分材料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等等。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进展需求、激发幼儿制造潜能呢?本文将以幼儿园大班语言区活动材料的投放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投放具有层次性及动态性的材料区域活动能满足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的需要,为其提供丰富的、适合其进展的活动环境,这是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无论是性格活泼还是沉默寡言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的活动形式,自主地交往,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一)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在活动区域中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给幼儿探究的空间,满足个体和能力有差异的幼儿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老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语言区为例: 老师在与幼儿一起读书、观看周围图片时,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有关形状、上面、下面、前面、后面、中间、里面、外面左边、右边等一些概念。(二)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补充。无论多么有趣的材料,假如总是一成不变,也会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当幼儿对原先投放的材料兴趣减弱时,应该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新的兴趣和需要,改进和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进展水平。以语言区为例: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读故事、阅读其它内容的书,提高他们的语音意识。随着幼儿兴趣的减弱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