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财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展的对策措施略论财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展的对策措施 【摘 要】财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展的对策措施,必须做到“五突破”:提升讨论政策能力,努力在制造性开展财政工作方面谋求新突破;支持经济进展,努力在培植财税“蛋糕”上谋求新突破;支持社会事业进展,努力在改善民生民本上谋求新突破;优化进展环境,努力在提升经济进展保障力方面取得新突破;抓好增收节支工作,努力在提高保障能力上谋求新突破。 【关键词】地方财政;经济社会进展;服务;对策措施 地方经济社会的进展,呼唤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进展、推动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进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公共财政和市场运行的双边互动,公共财政必须承担和完成的历史使命就是,提供合格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支持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形成和进展。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各级地方政府都参加分权式决策,对本地区进展进行自我决策,追求自身利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进展。作为地方财政,必须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得力举措服务本地经济社会进展。 2025 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25 年的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是增加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规模及其边际效应直接决定财政扩张力度的大小,考虑到 2025 年的经济走势和实施财政扩张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包括结构性减税具有滞后效应,2025 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国家安排财政赤字 1.2 万亿元,比 2025 年预算增加 4000 亿元。二是减少税收。减少税收主要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资的增加实施经济扩张。2025 年国家减少税收的重点是加快推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适时地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三是扩大政府支出。2025 年,扩大政府支出向优化支出结构转变,一方面,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进展呼唤财政更深化的支持。仅就资金而言,以现代农业为例,支持可以优化劳动、土地和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