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城镇化进展中的地质环境问题讨论盘锦市城镇化进展中的地质环境问题讨论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人口、资源向城镇汇合,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对盘锦市的城镇化进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城镇化进展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化讨论,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盘锦;城镇化;地质环境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盘锦市地处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辽宁省西部沿海的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及造纸原料基地。建市以来,盘锦市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展迅速,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目前,盘锦市的城镇化率达到 65.96%,城镇化进展在辽宁省排名第 6 位。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人口、资源向城镇汇合,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甚至造成了地质灾害。 1 盘锦市城镇化进展特征 盘锦市是 1984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渤海辽东湾北岸、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下面从人口、产业结构、地区生产总值三个方面讨论盘锦市的城镇化进展特征。 (1)人口特征 建国时,盘锦市的前身盘山县总人口仅 29.09 万人,城镇化率为 6.43%。1972 年以前增长缓慢,之后开始快速增长,至 1984 年建市时总人口达到 92.13 万人,增长了 2 倍,城镇化率为 31.97%,增长了近 4 倍;截止 2025 年,全市户籍人口 139.2 万人,与 1984 年比增长了 51.1%,城镇化率达到 65.95%。 (2)产业结构特征 从建国至改革开放,盘锦市经济主要靠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1952 年三次产业比例为 85.6:6.4:48.0,1978 年为31.4:58.8:9.8,产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改革开放后,盘锦市提出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进展,全市更加注重经济结构向多元化、合理化方向转变。在第一产业稳定进展的同时,二、三产业取得了跨越式进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到 2025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2:72.5:17.3,农业比重明显下降,工业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有了长足进展。 (3)地区生产总值特征 建国初期,盘锦经济进展水平相当低,工农业总产值按 1990 年不变价格计算只有 1 亿元。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盘锦建市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高幅度增长,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