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数学联姻 小学科学课堂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课堂,他们在利用材料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利用观察、实验结果分析问题的能力均会不断提高,他们从描述、测量开始,逐步学习比较,然后制作数据表,作图并解释它们。这些数学技巧及能力的进展是学生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基础。计算、测量、比较、绘图和解释图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是他们从周围环境里要讨论的材料中猎取有用信息的必要工具。数学的确是科学探究的工具,与我们科学课堂确实应该紧密结合。 一、测量——观察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课中有测量,而在科学课中也有测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一回事,他们有着明显的区别。数学课中关于测量的内容,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一些工具进行测量,如会使用直尺、米尺等测量工具,应该说这是一种技能的学习过程,以学会工具地使用作为最终目的。然而,科学课中涉及到的测量内容,其重点不是在工具的使用上,而是在如何更好地利用测量这种手段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服务,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适时地运用这种手段,去猎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他更注重学生用好这种手段。学生在接触科学课的第一个内容——《我看到了什么》一课中,学生就已经涉及什么才是真正的观察,尝试理解怎样才是真正有目的地观察,才是科学探究中地观察,而就是在这第一个活动中就已涉及了测量这一手段地应用。 师:我们能用其他方法来讨论植物吗? 生:手摸。 师:怎么摸? 生:摸树叶,摸树的枝条。 师:树叶、树枝的什么? 生:滑不滑。 师:对,用手摸树的各部分是光滑还是粗糙的。你很聪慧,说得很对。 板书:手摸 生:还可以闻,闻树叶,闻树条。 师:香不香,对吗? 生:对 板书:鼻子闻 生:还有耳朵听,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师:很好,耳朵听声音,有位老师还扒在树干上听树干发出的声音呢! 板书:耳朵听 师:还有吗?想到的都可讲,错了没关系。 生:嘴吧尝,有没有味道。 师:尝什么?树皮?树叶? 其他学生笑了 师:树皮、树叶老师尝过,味道挺不错,你很勇敢,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老师鼓舞,勇敢的去尝试吧! 师:假如我们在一棵大树前面,要知道树干有多粗,怎么办? 生:手抱。 师:手都抱不过呢? 生:两人、三人一起抱。 师:我们还可用(出示皮带尺) 生:用尺量 板书:用尺量 从这里尺子地运用,到今后温度计、弹簧秤、天平秤等工具地运用,测量这一手段始终与学生的探究活动紧密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