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节奏及节拍节奏与节拍是音乐中极为重要的音乐元素,它与音高一起共同构成了音乐的旋律,人们把其中的节奏节拍称为音乐的骨架。试想,假如音乐中没有节奏、节拍,只是一些音符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所以说在音乐中节奏节拍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段旋律也离不开节奏节拍。第一讲 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节奏与节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奏存在于节拍之中;节拍也离不开节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音乐的骨架,来支撑起音乐的律动。有时人们容易将这二者弄混,其实只要搞明白二者的侧重点就可以很轻易清楚它们的区别。 基本概念节奏 将音乐中时值相同或不同的音包括休止符根据一定关系组织起来叫作节奏单纯的节奏是不考虑音高因素的。节拍 在音乐中,节拍就是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段,根据一定的顺序循环重复,就形成了节拍。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在节拍中,强弱的关系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它与节奏不同的是,节拍偏重的是时间片段、而且是相同的并且要循环重复。如一强一弱的循环重复(两拍子)、一强两弱的循环重复(三拍子)等,可见在这种循环重复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强弱关系的顺序。在节拍中,这种相同的时间片段就叫做“单位拍”,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拍”。处于强关系的单位拍就是强拍、处于弱关系的单位拍就是弱拍。节奏与节拍永远是同时存在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节奏必定存在于某种节拍之中,而节拍中也必定含有一定的节奏。节奏型是指在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的节奏都可以叫做节奏型,只有那些能够表达一定音乐意义的节奏组合,才叫节奏型。不同的节奏型有不同的音乐含义,对于表达音乐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的典型节奏型是: 并贯穿于整个乐曲的始终,形成了鲜亮的“命运”主题。拍子 拍子是用固定的一种音符来代表某个节拍的单位拍,并且表示出该节拍的循环规律。如在两拍的循环中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那么这种拍子就叫做“四二拍子”,其它“四”代表四分音符、“二”代表两拍为一个循环。常见的拍子有:、、、、、、等等。但有时人们常说的“二拍子”、“三拍子”,并不指明单位拍是什么样的音符,这时,“拍子”一词就只表示该节拍的强弱循环规律,它的真正含义是“节拍”。第二节 小节与小节线在乐曲中,从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就是一个小节。每两个小节之间用竖直的线将小节彼此分开,这条竖线就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