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讨论生培育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经济史学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进行描述和阐释,发现经济规律,以便更好地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预测。我校经济史专业主要以中外经济开展史为讨论对象,重点讨论市场开展与国家干预的相互关系、经济制度变迁的横向和纵向比拟、制度变迁与经济开展的关系,以及中外企业经营的特点与经验借鉴等。本专业于 2025 年 3 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25 年开始单独招生。经济史专业老师的科研领域宽阔,学科齐全。承当了多项国家社科资金和教育部课题,相关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是教育部“马工程第三期教材建设的主要成〞员。现有讨论成果涉及中国经济史上的农工商业经济、商品货币经济、经济制度等许多重要领域,尤其在市场开展与国家统制的互动关系、金融史、中外企业经营史等问题的讨论方面,重点突出,成果集中,特色鲜亮,形成了别开生面的群体优势。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究,目前经济史专业已培育了多届毕业生,就业率到达 100%,就业去向为国家机关、大型央企、世界 500 强的跨国公司、到国内名校攻读博士讨论生学位等。2025 年,开始在世界经济博士点下设立“经济制度变迁比拟讨论方向。〞二、培育目标培育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开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全面开展,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根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胜任本专业较高层次的不同工作岗位,能够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奉献力量。 2、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的科学讨论,了解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开展大势,有一定的发现、讨论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较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准确、娴熟地搜索、阅读和使用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文献资料。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经济管理等工作。 3、具有国际通用的经济学理论根底和国际视野,并扎根于中国的实际,能深化了解中国国情,制造性地将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志存高远。三、讨论方向〔一〕中国经济开展史本讨论方向主要是对中国经济开展过程中的历史规律进行讨论,涵盖古代、近现代、共和国三大时段。20 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