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阈下中小企业保护问题讨论经济法视阈下中小企业保护问题讨论 摘 要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进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繁荣,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界在对中小企业的保护问题上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观点,而本文将从经济法的视角来回答中小企业的保护问题,着重从中小企业面对的进展困境中来探讨促进其进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法视角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保护 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林洁,法学硕士,助教,商丘师范学院法学院,讨论方向:理论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25)02-086-02 从中小企业的规模形态来看,由于其自身内在的特征,如抗风险能力较弱、数量相对较大、经营管理机制较活等,在促进地区经济进展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制造社会财宝和推动科技进步中发挥着积极的优势作用。面对中小企业的保护问题,理论界从多个角度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观点,而本文笔者将从经济法视角,来回答中小企业保护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并从实现经济民主、经济自由、经济公平、经济安全四个角度上升到理论高度,又从改善民生、促进文化繁荣、区域经济进展中提出现实意义,从而为促进中小企业快速、稳定进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中小企业进展现状与面临的困境解析 (一)中小企业进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促进地区经济进展、制造社会财宝的过程中,因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而延伸出一系列的问题。优势在于经营机制灵活,劣势在于人才、资金、管理、技术等与大企业相比差距明显,特别是在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中小企业面对的首要问题。从工信部2025 年的有关报告来看,随着央行加息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升幅较大,加之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对于中小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进展瓶颈。以深圳为例,2025 年中小企业资金缺口高达万亿,而在国务院进展讨论中心的一份调查问卷统计中,约有 43%的企业选择自有资金投入研发和创新,约有 22%的企业选择政府专项资金投入研发,约有 10%的企业选择银行贷款、股市等来投入研发,而选择国外风险投资仅占 3%,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这个差距将是更为明显。 (二)中小企业面临困境分析 从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来看,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金融体制惯性问题,从中国的金融市场进展来看,企业融资机制仍然停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