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肺压迫的是处于特别的疾病,一般很少有人会遇到,这是因为频繁的剧烈咳嗽或讲话声音太大,情绪过于激动,遭到了撞伤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突然破裂,在破裂后会引起咳血,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的症状,患者在平常一定要做好饮食的安排,做完手术后要注意训练呼吸,预防并发症,及时的做好检查。 预防护理 1.饮食虽无特别要求,但应增加营养,多食优质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饮料,忌烟酒,避开感染。 2.患者及家属常常担心费用,手术疗效,甚至恐惧手术,故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应激反应。 3.术前戒烟,深呼吸训练,有效咳嗽排痰等呼吸道准备可改善分泌物的清除能力,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预防并发症时,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术后应给低流量持续吸氧,鼓舞深呼吸,每 2小时翻身拍背 1 次;做好心理护理,避开因痛苦或担心管子脱落而拒绝咳嗽咳痰;患者应学会正确的排痰方法,如:在深吸气后屏气,轻咳数次,将痰咳至咽部,同时按压胸部,最后用力咳嗽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者,应多饮水,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 病理病因 一般继发于细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气肿和肺结核,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粘膜有水肿,造成管腔部分堵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因之肺泡内压力增高,在正常情况下,肺泡间有侧支呼吸,虽有支气管部分堵塞,肺泡内压力不致过高,但在炎症状态下,肺组织也有损坏,肺泡间的侧支呼吸消逝,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 肺大泡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继发于肺结核的则多为单发,亦无明显之肺气肿同时存在,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除大泡之外,常伴有多数小泡,肺大泡的壁甚薄,由肺泡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也可能仅为纤维性膜,大泡不断扩大,可占居一侧胸腔,压迫邻近肺组织,甚至将纵隔推向对侧,形如张力气胸,假如肺泡内压力增大,向胸膜腔破裂,所形成的大泡,其壁的一部分即为胸膜所组成,这样形成的大泡称之为胸膜下大泡,另有一些大泡容积较小,常在肺叶边缘形成串珠状,临床上称之为肺小泡,常可与巨大的大泡并存,无论大泡小泡,如有破裂,则产生所谓的自发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