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 15 自相矛盾教学目标 1.会认“吾、弗、夫”三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矛、盾、誉、吾”4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本课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其中“鬻、吾、弗、夫”字音难读,通过词语教学进行正音。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有些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的意思完全不同,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单音节词的意思。 2.阅读理解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运用用情景引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了解作者韩非及著作《韩非子》3、会认“吾、弗、夫”三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矛、盾、誉、吾”4 个字。 4、学会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孩子们,喜爱成语故事吗?你能随口说出哪些成语?2、游戏“看图猜成语”(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从刚才的几个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由寓言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二、了解寓言: 1、寓言故事用比方性故事来寄予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2、读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对寓言的评价,看寓言是多么的奇妙呀!3、寓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常常采纳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自相矛盾》就是其中之一。简介作者韩非及著作《韩非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日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三、朗读课文,初知大意。 1、什么是矛?什么是盾?请孩子们看图,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2、课题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它究竟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翻开语文书第 84 页。 3、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自相矛盾》是以小古文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小古文?你知道哪些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呢?朗读课文,初知大意揣摩字词,理解文意。 细读课文,领悟道理。 4、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了解课文大意。请同学们看朗读要求: 借助拼音、注释把课文读通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