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说教材 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另外新教材以进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总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 100 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 100 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 3 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常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民币的识别做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楚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能力。 2.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归纳出1 元=10 角、1 角=10 分,培育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角:10 分。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二、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