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究中学政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中学政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对于改善当前中学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政治课程的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政治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学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中学政治老师也被给予了更高的使命,担当起更重的责任。[1]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新课改下,要求我们老师转变教学观念,由传统的老师为主体的单纯的授受课堂,转变为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互动课堂。认识到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为了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情感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2] 首先是情境教学设计,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在政治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以情寓教。[3] 例如,老师在讲授贝多芬与命运抗衡的案例时,通过角色带入,学生模拟还原体会失聪时贝多芬的的坚韧意志和对理想的坚持。学生深刻体会到贝多芬的刻苦努力,老师适时的提出问题:“作为中学生,我们从贝多芬的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品质?”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积极回答:“学习了贝多芬的刻苦精神、不像命运低头等”。继而老师再次发问:“谁还能再举出来古今中外和贝多芬一样的伟人事迹?”在这样的师生互动环境下,学生作为课堂的的主人,真正的学到了本堂课的知识。我们老师也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师生互动、情感沟通、沟通的过程。[4] 再如,在《难报三春晖》一课中,老师创设情境:假如你的妈妈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老师适时的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在音乐声中学生们的眼中闪耀着泪花,纷纷举起了手。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将课程达到高潮,从而进行感恩教学。 二、联系实际生活化教学 中学政治课绝不仅仅是一口关于政治知识的学科,更是一口关于学生生命与生活、社会与实践的课程,因此,老师除了讲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将教学内容实践化。通过开发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参加等活动,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和学生有关的政治生活体验。将教学内容从教材中扩展到所有生活中,建立起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对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