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把握小说的情节,探究小说的主题。 二、加深学生对成长的理解。 三、了解、把握小说的常见的艺术手法(线索、细节描写、伏笔等)。 [教学重点] 小说的情节,主题的表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课文,缩写。 要求:故事完整,第一人称,800 字左右。 第一课时 一、课文简介 斯·奥台尔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1972 年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黑珍珠》缩写自他的同名长篇小说,写一个少年 16 岁时的一段成长经历。 二、理清情节 请二、三名同学念自己的缩写,大家补充,不要忽略重要内容(三次见到鱼时大家及“我”的反应、对路易斯特点的介绍、大家对黑珍珠、圣母的迷信、路易斯与鱼的搏斗、“我”对“长大”的认识等) 主要内容: 序幕(第 1—3 段):“我”十六岁生日时,认为自己还没长大,总想亲自出海捞贝。 开端(第 4—10 段):“我”第一次出海,认识了能干、有力、又爱吹嘘的路易斯,并第一次见到了可怕的鱼。 进展(第 11—20 段):“我”采到巨大的黑珍珠,与鱼第二次相遇;父亲把黑珍珠献给圣母,但船队最终遇难。 高潮(第 21—26 段):“我”归还黑珍珠,路易斯为得到黑珍珠与鱼搏斗,最后与鱼同归于尽。 结局(第 27 段):“我”把黑珍珠放到圣母的手掌里,“我”感到自己长大成人。 三、讨论 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都有哪些矛盾?什么是主要矛盾?为什么? 明确:“我”要归还黑珍珠与路易斯要得到黑珍珠的矛盾,路易斯与鱼的搏斗。后者是主要矛盾,它表现了路易斯的强有力与贪欲,也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 第二课时 一、 分析人物形象 路易斯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他与鱼搏斗? 路易斯的特点: 1能干有力。“据说他的潜水技能在整个佛密令海都找不出第二个”;“有一次他为了避开一条大灰鲨鱼,在水下足足待了四分钟”;“他一人能干三个人的活”以及与大鱼搏斗。 2爱吹嘘。他说“曾在波斯湾发现一颗比鸡蛋还大的珍珠,卖给了伊朗国王,赚了好多钱,买下一条巨大的采珍珠船”;告诉“我”他“在波斯湾找到的珍珠比黑珍珠还重,两只手都捧不过来”。 3 贪欲。要把黑珍珠据为己有。 4不迷信。在“父亲”船队遇难,大家几乎一致认为黑珍珠和大风暴有某种神奇的联系的时候,他说遇难的原因是“我”的父亲太信任圣母和那颗珍珠才不到港口避险;不怕鱼敢与之搏斗。 总之,路易斯是一个个性鲜亮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