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老师职业能力实际水平调查与问题讨论财经类高校老师职业能力实际水平调查与问题讨论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老师为本。显然,高校老师是评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真实的了解高校老师的实际职业能力水平是切实把握老师团队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财经类高校为背景,对财经类高校老师职业能力实际水平进行调查与讨论,拟采纳质性讨论的方法,对财经类高校老师职业能力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讨论中分享感悟与心得。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老师职业能力;胜任素养;质性讨论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教学、科研与服务”三大职能不断凸显,大学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以至日益成为社会的动力中心。作为活跃在高校舞台上的高校老师,顺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我校为市属财经类院校,立足北京,服务北京是我校的宗旨。不仅是北京市,很多省市都有下属的财经类院校,以便更好的为当地经济进展服务。因此,财经类高校都在蓬勃进展的过程中。近些年,国内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对于老师们来说,已经从过去的“铁饭碗”终身职称制变为了更为残酷的聘任制,老师的待遇和进展就与评价考核结果直接挂钩。但是目前对于财经类高校老师的职业能力实际水平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进而也就无法衡量老师的真实水平,这就给高校在选人、用人、留人与育人诸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困惑。笔者进行该项讨论可以有效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各财经类高校人事处选人、用人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现有讨论综述 通过文献阅读笔者发现,对高校老师胜任素养的讨论并不在少数,但是专门针对财经类高校老师职业能力素养方面的相关讨论就是少之又少了。所以,本讨论以高校老师胜任力素养为通道,为深化职业能力讨论打下坚实基础。 国外方面,1967 年,为了改革当时美国老师教育内容,美国联邦教育署讨论局开始大力提倡“能力本位老师教育”(Compete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CBTE)。这种老师教育模式强调培育未来老师“能做什么?”“应做什么?”及“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它与传统老师教育中注重末来老师“应该知道什么”的培育方式有很大不同。这一潮流迅速推广,几年之内成为老师教育的主流模式,也成为当时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展的一项老师能力的讨论,就提出了老师的 1276 项能力表现。主要包括:测评学生行为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演示能力、负担行政职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