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编导“自我介绍”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没有具体的介绍。 自我介绍时,最普遍、最严重的毛病,是考生根本没介绍具体状况,缺乏至少的要素,缺乏基本的信息。很多人只在开头点了一句我叫某某某,之后就完全离题,空发议论,没有任何属于个人的事实。换言之,假如去掉我叫某某某,其余内容人人都可以照搬,个个都能够套用,那还叫自我介绍吗?还有人连自己姓甚名谁、家住哪里、芳龄几何都不提,该讲的不讲,却大谈什么人生、坎坷、幻想之类,完全是文不对题、华而不实,纯粹是作秀表演。请记住:自我介绍就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我介绍,是你对学校的汇报,也是学校对你的了解,完全靠材料取胜,用事实说话。介绍时,最好每一句话都有你个人的特色,都应当只属于你而不属于别人。介绍时,最好每一句话都有信息点,都是一个事实,自己应当少发议论,少作评价。只要摆出材料,用事实说话,评委自会从中得出总体印象的。 第二,只有空洞的抒情。 没有具体的介绍,就只剩下空洞的抒情了。大家知道,介绍一类文章应当属于说明文范畴,而没有材料的介绍就只好靠空洞的抒情来撑门面了。特别是有些擅长写作的秀才们,齿于摆材料,而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文采和哲理,于是就写成了文绉绉的抒情文。请看: 1、平平凡凡的我,却不愿过关在火柴盒里的生活:飞扬的独特,青春的激情,开朗的性格,总觉得自己应当展翅翱翔! 2、有人说,用一种冷静的看法和冷峻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文字中自然免不了有愁闷的美,或美的愁闷。我说不是。 3、我把每一个有朝霞的早晨,看作是周末的早晨。但当我发觉往后退,就是开始于一点点放纵自己。我开始打点行装,开始漫长的人生跋涉 乍一看,这些话很有文采,很浪漫,其实都很空洞,没有实际内容,颇有点无病呻吟的味道,矫揉造作,透出一股浓浓的中学生腔,也是一种作秀。 第三,盲目摹仿参赛宣言。 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盲目辜仿参赛宣言。近年来,很多地方大搞选美、选秀和挑战主持人之类的活动,选手登台时,都有发表参赛宣言的环节。于是众人竞相摹仿,艺术类招生的口试也难免受其影响。其实这二者有很大的差异,专业不同,目的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限制不同,选拔方式也不同,是不行盲目照搬的。但很多人认为参赛宣言很时髦,仍免不了作秀表演,动不动就是豪言壮语,看上去牛气冲天,事实上千篇一律。常见的套话有: 1、我聪慧,我活泼,我大方,我自信! 2、我就是我!一个小小的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 3、我不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