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课件 [中学语文课件:驿路梨花] 课件网免费发布中学语文课件:驿路梨花,更多中学语文课件相关信息请访问课件网。【导语】作品是顺叙,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组织材料。二人傍晚投宿至第二天清晨修屋,中间写到瑶族老人的到来,梨花的妹妹出现。虽然只有一晚一晨,但所叙小茅屋的建造及照管过程却达十几年。把十几年间的故事压缩在极短时间的见闻中,内容丰厚,表述简洁,结构精致而紧凑。 本课件是中学语文课件中的有关中学语文课件[驿路梨花],欢迎大家使用,谢谢。 【目的要求】 1.记叙中的抒情。 2.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 【课文解析】 1.注音、明形、释义: 注音: 驿路梨花(yì)、竹蔑(miè)、撵走(niǎn)、麂子(jǐ)、修葺(qì)、蕈(xùn) 明形: 延伸、迷茫、暮色、陡峭、茂密、花瓣、竹篾、漆黑、简陋、撵走、屋梁、悠闲、麂子、打扰、恍惚、修葺、蹦开。 释义: (1)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2)修葺:修理房屋。葺,用苇草覆盖房顶。(3)修长:长。修,也是长的意思。 2.内容主旨: 作者是当代作家彭荆风,发表于 1977 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27):写夕阳西下见梨花,深夜投宿有人家。 第一层(1-2):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交待了地点和时间。 第二层(3-12):写"我们"发现茅屋的过程和借住在茅屋。 第三层(13-27):写瑶族老人送粮,得知小茅屋的主人是哈尼小姑娘梨花。 第二部分(28-37):写雷锋精神放光彩,驿路梨花处处开。 第一层(28-36):写"我们"修葺小茅屋,并见到小屋的新主人——一群哈尼小姑娘。 第二层(37):以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深化主题,留下美好蕴味。 本文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军民之间,各族人民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面貌,歌颂了雷锋精神,表现出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祖国处处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写作特点: (1)记叙中有抒情。 本文是以梨花来象征梨花姑娘等人的雷锋精神的,所以文中对自然界中梨花、梨树林的赞美,都倾注着作者对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文中或通过梦境,或描写梨花、梨树林,或引用诗句,都是为了寄寓对新一代新人的情于这景中的。 (2)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 本文中直接写的人物是"我"、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间接写的是梨花和解放军。直接写的人物都在现在出现,间接写的都是出现在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