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学反思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1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老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教学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一、由于历史在初中是所谓的“副科”,学生不太重视 学生初中的历史知识贫乏,掌握得太少、太散了,如简单的朝代更替、朝代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不知道,而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体系更无从谈及。而高一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时间的跨度大,类似于以前的专题史。如必修 1 的第 1 单元,内容综合的程度是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政治专题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累、时间的跨度是史无前例的:从夏商周一直到晚清上下几千年。因此,学生根本搞不清缘由,记忆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 二、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也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仔细听讲,甚至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常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老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方法,重视和加强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必要时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这样,学生就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就可能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沟通,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究积累经验,在学习时处于主动探究的地位。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凝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老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