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精典知识总结一、重要结论、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①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等分时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1:3:5:……等分位移,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② 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计算公式:vi=(Si+Si+1)/(2T),a=(Si+1-Si)/T2 如图:③ 竖直上抛中,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各量的对称关系④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2、物体在斜面上自由匀速下滑 μ=tanθ;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a=gsinθ3、向心加速度 通过竖直圆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轻绳类型,轻杆类型 v=04、万有引力为向心力的匀速圆周运动:常用代换式:gR2=GM① 距地面高 h 处 r=R+h,R 为地球半径 ②h→→→0 时(贴地飞行) (第一宇宙速度)(ρ:行星密度 T:贴地卫星周期)5、瞬时功率 P=Fvcosα (α 为 F、v 夹角),发动机的功率 P=Fv,最大速度 vm=P/f (注意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6、同一物体某时刻的动能和动量大小的关系:7、重要的功能关系:ΣW=ΔEK (动能定理)WG=-ΔEP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W 非重力+W 非弹力=ΔE 机一对摩擦力做功:f·s 相=ΔE 损=Q (f 摩擦力的大小,ΔE 损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Q 为系统增加的内能)8、动量:①守恒条件: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② 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增加(爆炸类除外);③ 弹性碰撞中,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物体碰静止的物体,若机械能没有损失,则碰后交换速度*一动(m1)一静(m2)弹性碰撞:9、机械振动:①简谐振动 F 回=-kx,单摆② 秒摆:摆长 l=1 米 周期 T=2 秒机械波:①波速 v=ΔS/Δt=λ/T=λf(ΔS 为 Δt 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② 频率由波源决定;波速由介质决定;声波在空气中是纵波。③ 在波的图象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关系10、分子质量 m0=M/NA,分子个数 固液体分子体积、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体积 11、热力学第一定律 ΔE=W+Q (三个量“+、-”号的含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仅由内能决定)12、对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求压强:以液柱或活塞为讨论对象,分析受力、列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方程13、金属导体自由电子导电I=nesv n: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 s:导体的横截面积 v:电子定向运动的速率。14、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v0=0) qU=②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 ,③ 平行板电容器 C=Q/U,C∝εS/d E∝Q15、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