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鲁迅-朱自清与李健吾的散文创作

鲁迅-朱自清与李健吾的散文创作_第1页
1/4
鲁迅-朱自清与李健吾的散文创作_第2页
2/4
鲁迅-朱自清与李健吾的散文创作_第3页
3/4
鲁迅\朱自清与李健吾的散文创作鲁迅\朱自清与李健吾的散文创作 摘 要:李健吾除了在戏剧、批判和小说创作方面成就显著,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卓有成绩。其散文写作受到了来自鲁迅和朱自清的影响,本文从其散文文学创作的态度、文体特征和风格方面来分析他们的关系。 关键词:“闲话风” 口语化 现代游记散文 李健吾从事文学创作过程中,鲁迅、朱自清、周作人、徐志摩、王统照、陈大悲、石评梅等“五四”新文学先辈给他提供过很大的帮助、指导和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在李健吾走上文学之路、形成自己文学观念和创作特色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这前辈中,特别是鲁迅、朱自清两人对李健吾的影响尤甚。 一、“闲话风”和关注现实的情怀 李健吾曾说过:“讲到写散文,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鲁迅先生…。另一位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我的中文系老师朱自清先生。当时我在清华大学念书,他总是字斟句酌地帮我修改文章。后来我上了西洋文学系,念了些法国、英国的东西,可是私下里总要找朱老师请教。我是在他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1〕此话符合实情,我们可以从李健吾的散文集《希伯先生》和解放后写的《忆西安》、《梦里家乡》、《稻花香》等一些作品里看出鲁迅“闲话风”散文的切实影响。单凭两人的散文创作来看,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确存在着向后相继的影响关系。现代散文的鼻祖鲁迅以《朝花夕拾》和《野草》“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者说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在这个方面也显示了鲁迅‘文体家’的特色”。〔2〕李健吾也被称为是“众体皆备”文学家,在散文领域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只是除了那篇《雨中登泰山》因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广为人知外,其它许多优秀之作却很少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讨论。他先后出版过《意大利游简》(1936 年)、《希伯先生》(1942 年)、《切梦刀》(1946 年),这些散文集再加上建国后散见于全国各大报刊而未收入集子中的散文作品,共计三十万言之多。这些作品中,尤其是《希伯先生》中的大部分散文和建国后所写的《忆西安》、《梦里家乡》、《稻花香》等篇什与鲁迅所开创的“闲话风”散文有很多相通之处。李健吾在文章中多次提到鲁迅,称鲁迅的散文“字挟风雷、声成金石”,〔3〕并有《关于鲁迅》一文专论鲁迅。可见,他是把鲁迅当作学习的楷模。 李健吾主张,“要把散文写好,还得说自己真正想过的话,也就是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鲁迅-朱自清与李健吾的散文创作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