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海参市场历史、现状与进展趋势简述二、中国海参的基础认识篇1、海参的种类、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界定2、海参在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界定3、海参的营养、药理价值4、底播增殖、池塘养殖和野生海参的鉴定标准5、海参品质优劣的鉴定标准三、中国海参的生产篇1、天然海参的来源、采捕2、海参的增养殖标准3、海参的产品形态和加工标准4、海参的发制标准5、决定海参产品好坏的因素四、中国海参的消费篇1、国内海参消费的地域特点2、决定海参成本的因素界定3、鉴别海参质量的方法界定4、顾客选购海参的性价比界定5、餐饮消费的海参从选种、保存、运输、发制、烹制食用等各环节标准界定6、礼品消费的海参从选种、保存、运输、发制、烹制食用等各环节标准界定五、中国海参的产业结构篇1、中国海参产品主要品牌2、中国海参品牌竞争的不法律规范现象界定3、引导中国海参产业健康进展的核心举措六、其他1、中国海参行业的主要协会及联系方式2、中国海参行业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3、中国海参行业获“中国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4、中国海参行业获“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名单及联系方式5、国家相关海参行业标准第一章 中国海参市场历史、现状与进展趋势简述1.1、海参的种类与分类“海参”是海洋生物棘皮动物门海参纲种类的统称,在海洋中营底栖生活,生活在洁净的大洋深处、浅海和沿岸浅水区,目前已经发现的海参有 1000 多种,但仅有 40 种可以被食用,我国记载的海参有 100 余种,但可以食用的仅 20 种左右。我国很早就有食用海参滋补身体的习俗,但最早有关海参的记载见于三国吴国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土肉正黑,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其中“土肉”即指海参,清楚地记载了海参的形状、大小、颜色、身体特征、棘的数目及食用方法。到了南北朝时,海参一跃成为宴席之珍品,有晋人郭璞的《江赋》为证,他将“土肉”和“江珧柱”、“石华”等名贵食品相提并论。明代,《五杂俎》记载:“海参,辽东海滨有之,一名海男子……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此时海参被列入皇室贡品和御膳中。以后记载渐多,如《闽小记》、《本草从新》、《调疾饮食辩》、《清稗类钞》、等均有所记载。清代后期将海参收入“八珍”之中,列为筵上珍品。过去根据海参体表“刺”的有无分为无刺的“光参”和有刺的“刺参”,前者包括俗称为“乌元参”、“黑乳参”、“明玉参”、“辐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