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课程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2)孔莲莲2025 年 11 月修订中国现当代文学(2)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2)(二)学时学分周 2 学时,2 学分(三)预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1)(2)(四)使用教材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49-1997)下》(第 1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版。(五)主要教学参考书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陈思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 年版。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吴炫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 2001 年版。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简明读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25 年版。田中阳、赵树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年版。(六)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纳史论结合得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方式。教学中注意文学史三种模式得结合:1.作为资料得文学史。从讨论得角度着眼,我们要注意搜集一些文学史资料,如文学作品、有关某部作品得评论,文学思潮得资料,以及其她得一些背景资料。这些资料必须就是原始资料,文学讨论得成果往往建立在扎实得资料搜集整理得基础上。2.作为鉴赏得文学史。这既就是培育文学鉴赏能力得需要,也就是文学史得一个重要得组成部分。一部作品从不同得角度去解读,会得从不同得感受与体验;用不同得文学批判方法、理念去解读,也会有不同得观点。3.作为思维方式得文学史。文学课最终得落脚点还就是在于建立一种全新得、属于自己得思维方式,找到适合自己得文学讨论方法、理念。不论就是文学史得构建、还就是文学作品得解读,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得考察等,都要体现从自己有特色得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把这三种模式有机地结合。(七)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纳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得教学手段,逐步向网络教学进展。(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培育方法通过课堂讨论、课外作品分析以及小论文得形式,培育学生得鉴赏能力,运用理论分析作品与文学史现象得能力。(十)其它要求课堂考勤缺席 1 次,期末考试总成绩扣 5 分。课外作业缺交 1 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读书笔记不少于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