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与力 知识梳理 1、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ﻫ 它明确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处得状态。至于物体到底是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得初始状态。ﻫ 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得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它是在伽利略得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得。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得关系,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得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得原因。ﻫ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力不是产生维持物体运动得原因,即: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ﻫ(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得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ﻫﻫ2、正确认识惯性: 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同,前者是概念,后者是规律。ﻫ 惯性是物体得固有属性,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没受其它力得作用时,物体得运动状态应是什么。ﻫ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认识惯性: (ﻫ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得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指固体、液体、气体。“保持”指始终具有得意思。 由此可见,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如何改变都无关。 (2)惯性和力是两个实质完全不同得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得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一种固有性质,它与外界因素无关。 把物体惯性得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性力”或说:“物体受到惯性得作用”都是不对得。 (ﻫ3(惯性得大小只跟物体得质量大小有关,质量大得物体惯性也大。 ﻫﻫ 3、正确理解力和运动得关系:ﻫ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得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这种看法认为:“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得原因”。它跟人们日常生活中得一些错误观念相符合,使不少人认为它是对得。只有弄清这种说法得错误,才能正确认识力和运动得关系。ﻫ 以推车为例: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是推力改变了车得运动状态。停止用力,车在地面阻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小,是阻力使车得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要使车始终保持原来得速度,必须继续用力推车,这时,车同时受推力和阻力得作用。 若推力大于阻力,车速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