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行业进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25-2025 年)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进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进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进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进展机遇。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进展,制定信息通信业“十三五”规划物联网分册。本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推动物联网有序健康进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编制而成,是指导物联网产业未来五年进展的指导性文件。一、进展回顾及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进展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推广、产业协调进展和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加强顶层设计,发布《国务院关于推动物联网有序健康进展的指导意见》,成立物联网进展部际联席会议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和指导物联网产业进展。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 10 个物联网进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强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等工作,积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中央财政连续四年安排物联网进展专项资金,物联网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支持范围。各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多层次、全方位推动地方物联网进展。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2025 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 7500 亿元,“十二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25%。公众网络机器到机器(M2M)连接数突破 1 亿,占全球总量 31%,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物联网产业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聚集进展的格局,无锡、重庆、杭州、福州等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联网领军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成为物联网进展的重要新兴力量。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投融资、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芯片、传感器、智能终端、中间件、架构、标准制定等领域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