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几大常见问题处理措施冲孔灌注桩就是建筑物常用得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冲孔就是用冲击钻机把带钻刃得重钻头(又称冲锤)提高,靠自由下落得冲击力来削切岩层,排出碎渣成孔。成孔后吊放钢筋笼,浇注水下混凝土而成得基础桩。施工法得过程就是:平整场地→泥浆制备→埋设护筒→铺设工作平台→安装机器设备并定位→冲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检查质量。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1、泥浆质量:冲孔灌注桩主要靠泥浆得静压力来平衡土对孔壁得侧压力。泥浆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桩得质量。泥浆形成得护壁皮薄而坚韧,可使桩身混凝土与原始地层接触紧密,提高桩身摩擦力。特别就是浇灌混凝土时,要控制泥浆得性能指标(密度 1、05-1、2,粘度17-20s,含沙率<4%),以减小被压与混凝土灌注时得阻力,保证首灌混凝土得冲击力挤开孔底沉淤,并有利于克服夹泥、断桩等质量问题。但对刚开始时得杂填土层与一些特别得地层(如砂层、卵石层)应适当加大泥浆比重与粘度,以防止漏浆与塌孔。2、沉渣厚度:冲孔灌注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多为孔底沉渣过后照成。法律规范规定:当桩以端承载力为主时,沉渣厚度应≤100mm。一般控制在 50mm 以内。沉渣少,嵌岩密实,有利于减少桩在长期荷载下得最终沉降量,以及减少整个建筑物得不均匀沉降3、混凝土质量:(1)、原材料、配合比得控制。(2)、首灌:首灌混凝土与易性与流动性一定要好。首灌混凝土量要经过计算确定,要保证首灌后混凝土埋管 2、0m 左右,否则会影响首灌混凝土得冲击力与排淤能力,进而影响桩尖嵌岩质量,对于一些泡水易软化得软质岩还应控制从终孔到首灌得时间。(3)、导管埋深得控制。导管埋深对混凝土得浇灌质量有很大影响。根据混凝土得流动扩散规律,埋深过小往往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得泥浆与泥渣卷入混凝土中形成夹层,造成断桩;埋深过大则混凝土不宜流出,易堵管。导管埋深应控制在 2-6m 范围,最小应≥2m。冲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技术措施1、孔壁坍塌:原因:泥浆浓度不够,护筒埋深不够,成孔速度太快,孔内水位高度不够,在地质不好得情况下处理不及时技术措施:在松散得砂土钻进时,控制钻进速度,选用较大密度、粘度、胶体率得优质泥浆;确定护筒埋设已进入硬土层;钻进时及时补充泥浆,保证孔内水位高于承压水位。2、斜孔:原因:当遇到岩面倾斜,一边软一边硬,如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斜孔。技术措施:在有倾斜状得软硬地层钻进时,往孔内填入片石,使孔底表面略平,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