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为两首描写秋夜景色得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转任途中经洞庭湖时所做。全诗由面到点、点面结合,从月夜遥望这一角度观察,把洞庭湖尽收眼底,并抓住最具代表性得湖光和山色,通过丰富得想象、巧妙奇特得比方,使洞庭湖美景跃然纸上。《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写。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浅显,意韵流畅。通过描写月映清江得美景,抒发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得感情。全诗 28 个字中用了5处地名,共 12 个字,但给人得感觉并不单调。主要原因是诗境中渗透着诗人得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得形象,把宽阔得空间和较长得时间统一起来。学情分析:《望洞庭》一诗中有3处比方,学生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峨眉山月歌》得诗句中有5处地名,要引导学生连贯起来理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并背诵。3、感受诗中描写得景色,体会诗中蕴含得感情。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背诵。难点:理解古诗得意思,感悟诗得意境。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螺”。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洞庭湖》并背诵。3、理解重点词和诗句得意思,感受《洞庭湖》描绘得景色,体会诗人得感情。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洞庭湖》并背诵。难点:感受诗中描写得景色,体会诗中蕴含得感情。教学准备:老师:1、准备教学挂图或制作幻灯片。2、准备词语卡片学生:1、课前搜集有关刘禹锡得资料,了解创作背景。2、搜集有关洞庭湖得资料。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初读古诗,理解词、句→精读诗句,体会感情→总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我们得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您们知道洞庭湖吗?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相接,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2、多媒体出示洞庭湖得画面,您看到了什么景象?您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吗?老师出示一部分词语,指导学生朗读。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3、引出课题。洞庭湖得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湖得美诗佳句。今日,我们将跟随刘禹锡一起去欣赏月夜下得洞庭湖。二、初读诗句1、明确要求,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老师引导正音:洞 d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