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章目录1.国内外城市管治讨论综述1.1 国外城市管治讨论1.2 中国城市管治讨论2. 管治讨论:地方政府的角色和作用2.1 地方政府角色和作用讨论的背景2.1.1 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对城市政府产生新的挑战2.1.2 权力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2.1.3 新的城市社会和空间问题2.2 理论基础2.2.1 新制度经济学2.2.2 社会组织学2.2.3 公共经济学2.3 城市政府的角色和作用相关讨论综述2.3.1 政府职能讨论2.3.2 城市政府和区域、城市经济关系讨论2.3.3 城市政府财政讨论2.3.4 城市政府和私人部门关系讨论2.4 讨论框架的修订3 国外地方政府架构3.1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架构3.1.1 国家政府和政治结构3.1.2 地方政府演变及其立法和政治背景3.1.3 地方政府种类和等级3.1.4 地方政府职能3.2 印度地方政府架构3.2.1 地方政府演变的立法和政治背景3.2.2 地方政府的演变3.2.3 地方政府的种类和层次3.2.4 地方政府职能3.3 日本地方政府架构3.3.1 国家政府和政治结构3.3.2 地方政府演变及其立法和政治背景3.3.3 地方政府种类和层次3.3.3.1 常规地方公共机构3.3.3.2 特别地方公共机构3.3.4 地方政府职能3.3.5 中央—地方联系3.4 泰国地方政府架构3.4.1 地方政府演变及其立法和政治背景3.4.2 地方政府种类和层次3.4.3 地方政府职能3.5 小结第一章 国内外城市管治讨论综述1.1 国外城市管治1讨论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以强调平等、多元等社会价值观为基础的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正由传统的福特主义(Fordism)和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转向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和“劳保”国家(Workfare State)。后工业社会的生产特征及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进程,使得世界经济生产方式的空间性,既强调跨越边界、区际差异,也强调控制和协调,作为一种源自经济进展领域的价值推断,它日渐表现在全球、国家与地区、区域、城市生产及生活等各个层面 ,而更加促使西方国家重新探讨适应其民主政治传统与当代新时代要求的制度管理模式。但是,由于信息、科技的进展及社会中各种正式、非正式力量的成长,人们如今所崇尚与追求的最佳管理( Government)和控制(Control)往往不是集中的,而是多元、分散、网络型以及多样性的——即“管治”的理念。进入 1990 年代以后,管治的讨论日益红火,进展成为 1990 年代西方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和经济学讨论领域用得越来越多的术语之一,内容还囊括了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