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性进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思考【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从深层次剖析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性进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新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可持续性进展 一、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现状与人才培育困惑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进展异常迅速,已成为 21 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各类企业都在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大约有 40%传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电子商务,需要大量通晓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据调研机构 IDC估计,到 2025 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人才缺口将高达 200 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教育部从 2000 年开始批准在全国 13 所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于 2001 年开始招生。截至2025 年,全国已有近 300 所普通高校批准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本专科生达数十万人。 但问题是与教育界高涨的培育热情相比,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却遭遇了就业寒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全国 70%毕业生就业率。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率却不高。笔者认为,假如不能扭转这种局面,寻求一条可持续性进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新思路,会造成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信心缺失而失去学科进展的推动力,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人才梯队将会出现断档的局面。 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分析 电子商务人才为社会所急需,但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人才培育。那么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培育方向模糊,定位不清,造成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理解上有偏差 电子商务是一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假如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楚的定位,这个专业的建设肯定是有问题的。许多培育机构不能清楚地界定其培育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育机构提出了培育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有用的需求。未能顺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 16%是因为供需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解的偏差导致。8%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很难获得面试机会,尽管他们在简历中都标明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成绩,但经过开放式调查发现: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招聘企业很少在招聘岗位上明确写出“电子商务专员”这样的职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