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学习目标】(主要说明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要目标明确,简捷明了)1、掌握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会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2、会对临界状态进行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连接体问题分析 难点: 整体法隔离法的使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主要交待学生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整体法与隔离法是高中物理中的很重要方法,你要投入激情和精力学会。学习中是会有困难的,不懂的问题请同学老师帮你。只要你坚持不懈一定能学会的。【温故而知新】(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即和上节课有关的 3~5 个题目)1、(黄山市 2013 届第三次质量检测)如图所示,质量 m=1kg 的小球穿在长 L=1.6m 的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 α=370角,斜杆固定不动,小球与斜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75.小球从斜杆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向下滑动时,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 F=1N,(sin370=0.6 cos370=0.8 g=10m/s2)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斜杆底端时速度的大小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α+mgsinα-μN=ma Fsinα+N=mgcosα解得:(2)由运动规律得:【课前预习】(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概念、规律等知识点。)1、连接体问题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是整体法与隔离法。 ① 整体法: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 F 已知时,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叫做整体法。 ② 隔离法:从1、(09 年安徽卷)在 2008 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 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 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 a=1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答案:440N,275N解析:解法一:(1)设运动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 F,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 F。对运动员和吊椅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ammgmm-2F椅人椅人1FF(m 人+m 椅)gaNF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