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 m、F 关系【学习目标】(主要说明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要目标明确,简捷明了)1、掌握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实验过程,误差分析等。2、学会控制变量法。【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原理、过程 难点:误差分析【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主要交待学生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熟悉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实验过程等基本内容2、【课前预习】(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概念、规律等知识点。)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自我检测】(主要用基本的题目,供学生理解课前预习中知识点)1.(6 分)(天津市五区县 2014 年期末考试)某实验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斜面小车分析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为_________(填“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2)下面为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描出 O、A、B、C、D 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各点与 O 点间距离如图中所示,则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0.62_____m/s,小车加速度为____1.8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2012 年安徽卷)(图 1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1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 M=20g, m=10g、15g、20g、25g、30g、40gB. M=200g, m=20g、40g、60g、80g、100g、120gC. M=400g, m=10g、15g、20g、25g、30g、40gD. M=400g, m=20g 40g、60g、80g、100g、120gⅠ⑴ B解析:操作目的是平衡摩擦力,所以应除去绳子的拉力,并有纸带和运动,处于匀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