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检查一、视诊1、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2、 心尖搏动:正常位置; 移位:横膈、纵隔、心脏增大、体位改变; 强度与范围得改变; 负性心尖搏动。3、 心前区异常搏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搏动; 剑突下搏动:鉴别右心室搏动与腹主动脉搏动; 心底部异常搏动:胸骨左缘或右缘第二肋间。二、触诊1、 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与视诊互补。心前区抬举性搏动。2、 震颤: 心前区震颤得临床意义部位时相常见病变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3~4 肋间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心尖区心尖区收缩期收缩期收缩期连续性舒张期收缩期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狭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 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前倾坐位、呼气末更明显。三、叩诊1、 叩诊顺序:先左后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2、 正常心相对浊音界距胸骨中线距离及各部组成右界(c m)肋间左界(c m)2~3(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2~33~4ⅡⅢⅣⅤ2~3 (肺动脉段)3、5~4、5 (左心耳)5~6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 8~1 0c m)3、 心浊音界改变得临床意义:心脏移位、房室增大、心包积液.① 左心室增大:心界向左下增大(靴形心);② 右心室增大:心界向左右增大,向左显著,但不向下增大;③ 左、右心室增大:心界向左右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普大型);④ 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胸骨左缘第2、3 肋间心界增大,心腰饱满(梨形心/二尖瓣型)。⑤ 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增大且随体位改变,坐位烧瓶形,卧位心底部浊音界增宽.四、听诊1、 听诊体位:平卧位或坐位;疑有二尖瓣狭窄,取左侧卧位;疑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取前倾坐位。2、 各瓣膜听诊区及听诊顺序: a、二尖瓣区——心尖搏动最强点(心尖区); b、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右心房)(左心室) c、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d、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 3 肋间; e、三尖瓣区——胸骨下段左缘,即胸骨左缘第 4、5 肋间。3、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① 心率:正常成人 6 0~1 00次。 成人〉1 0 0 次/分,婴幼儿〉150 次/分,为心动过速;〈6 0 次/分,为心动过缓。 ② 心律:窦性心律不齐; 期前收缩; 心房颤抖: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快于脉率(脉搏短绌)。 ③ 正常心音:S1 与S2得鉴别(下表),S3:健康儿童及青少年可及,S4:病理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