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大追捕高考生物复习必须避开的 12 个误区 1.误认为噬菌体能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直接培养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但不能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物质,所以在普通培养基中病毒无法生存。因此病毒的 DNA 复制、转录、翻译及 RNA 复制、逆转录等过程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 2.误认为 mRNA、tRNA、rRNA 都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也含有 DNA,可以进行转录,同时这两个细胞器内还含有少量核糖体,能进行一部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既有转录过程,又有翻译过程。故 mRNA、tRNA、rRNA 可以在细胞核中合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合成。 3.误认为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一定具有线粒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具有叶绿体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的非绿色部位和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原核生物如蓝藻也可进行光合作用。 4. 误认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幼叶出现才有光合作用 在子叶展开前细胞只有呼吸作用而没有光合作用,子叶中有机物逐渐被消耗,干重也越来越小。在子叶展开后就能进行光合作用了,有机物开始积累。幼叶的出现使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速率加快。 5.易混淆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判断的关键在于形成该个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是否经历了受精作用,只要没有经历受精作用不管其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判断二倍体和多倍体是由经历受精作用的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决定的。一倍体是一种特殊的单倍体,是二倍体的单倍体,因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而得名。 6.易混淆种群和物种 ① 概念不同: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和繁殖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 ② 范围不同:一般来讲,种群是指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种生物的种群组成。 ③ 判断标准不同: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它通过个体间的交配而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的物种间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凡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