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比方在写作中的运用 摘 要:比方是一种基于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方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多数文章,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文中运用比方,使文章增添了不少亮点。用比方描写,生动优美;比方抒情,炽烈隽永;比方说理,言近旨远;比方说明,具体形象。巧妙的运用比方会让文章锦上添花。关键词:比方;重要性;运用比方,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方。这格的成立实际上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等三个要素。”这“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说:“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方。”一、比方的类型比方构成有四个要素:本体被喻事物、喻体借来作比的事物、喻词表示比方关系的词语以及本体和喻体的类似点。一个完整的比方,通常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根据这三部分的隐现情况,比方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还可根据这三部分的多种多样的结合形式,分为博喻、隐喻、曲喻、倒喻、对喻、回喻、互喻、反喻、逆喻、较喻等。比方依其喻明事理的方式、性质和作用,又可分为描写性比方、议论性比方、抒情性比方。另外,比方根据表达需要进行选择,可以以人喻物,可以以物喻人,也可以以物喻物。下面我们重点就表达需要的分类作重点讨论。(一)以人喻物海岛湿漉漉的/像抱在晨光怀里/刚刚受洗的婴儿——和平岛《雾》把湿漉漉的海岛比作刚刚受洗的婴儿,小小的海岛在晨光和大海怀抱中安睡的形象和受宠的感觉就很鲜亮。比方贴切而又不落窠臼。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朱自清《春》作者依照时令的顺序,以人设喻,分别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些比方都给人以新奇感愉悦感,是一幅充满美的魅力的春天写意的图画。假如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柔,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反面设喻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