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1.酶的作用与本质(1)酶催化作用的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酶的概念(3)酶本质的探索[连一连]2.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1.(必修 1 P80 图 5-2 改编)如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 A 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 P 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 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 A 生成物质 P 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a 的高度将升高C.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a 的高度将降低D.图中 b 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解析:选 C。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则改变酶促条件,将会使酶变得“不适”,其催化能力将减弱,此时 a 的高度将升高。2.(深入追问)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思考:(1)甲、乙两种酶的化学本质是否相同?提示:不相同。观察曲线图可知,甲酶的活性始终保持不变,表明甲酶能抵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则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 RNA,乙酶能被蛋白酶破坏,活性降低,则乙酶为蛋白质。(2)乙酶活性改变的机制是什么?提示:乙酶被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活性丧失。 突破 1 酶的高效性①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② 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突破 2 酶的专一性(1)物理模型① 图中 A 表示酶,B 表示被 A 催化的底物,E、F 表示 B 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 表示不能被 A 催化的物质。② 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2)曲线模型① 加入酶 B 的反应速率和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说明酶 B 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 。② 而加入酶 A 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 A 可催化该反应,即酶具有专一性。 突破 3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1.酶的产生部位、本质、功能内容解释产生部位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一定能产生,可在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