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问题 ?更新时间:2014 年 07 月 02 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无视日本国内和平力量的坚决反对和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的普遍担忧,日本政府在突破战后体制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7 月 1 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修改宪法解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日本政府正在急切突破战后体制。解禁集体自卫权,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是一记警钟 。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审判和公理正义的挑衅,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和平宪法明确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为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尽管战后长期执政的自民党党内一直存在主张“修宪”的政治力量,但是迫于国内和平力量的压力和国际大环境的束缚,真正修宪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常识”。今天,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架空和平宪法,由此放弃了战后一直坚守的“专守防卫”安全保障政策。 日本和平宪法是战后亚洲安全秩序的重要一环,安倍晋三肆意曲解宪法、以政府决议的手段篡改其实质,给地区安全格局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以中国—东盟(10+1)、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等机制为代表,亚洲和平多边主义为地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突出军事同盟色彩,为参与战争松绑,与亚洲国家加深合作、谋求发展的意愿背道而驰,甚至有学者将之归为“暴力多边主义”。 在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过程中,为了掩人耳目,安倍晋三煞费苦心地使出一系列花招 ,细观之下,却又是破绽百出。 首先,安倍晋三政府蓄意渲染中国威胁,企图转嫁责任。7 月 1 日的记者会上,安倍晋三为解禁集体自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