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观察记载得内容与标准 一、发芽期记载1、发芽日数.从催芽开始到齐芽得天数.2、发芽势。种子在试验日开始 3 天内发芽数与调查种子数得比值.发芽势(%)= ×1003、破胸。种谷吸足水后胚乳开始生长膨大,并胀破外颖露出白色叫破胸(露白)。4、发芽得标准。胚芽半粒谷长,胚根一粒谷长.5、发芽率。随机取检验净度得种子两份,每份 100 粒。用吸湿性很强得纸做发芽床放入发芽皿内,滴水湿润纸垫(此法称垫纸法),将两份种子分别整齐排列在发芽皿内。发芽皿放入 30—35℃恒温厢内进行发芽,经7天后检查种子发芽数,计算发芽率。发芽率(%)= ×1 006、出苗。不完全叶伸出芽鞘(不计叶数)又叫现青(扶针)。7、出苗率。出苗时(第一完全叶时),数记上述观察点内已发芽种子得出苗数,求算出苗率。出苗率(%)= ×100%8、成苗率。三叶期调查观察点内包括弱苗得成苗数,计算成苗率。成苗率(%)= ×1 0 0%9、成秧率.插秧前 1—2 天,调查点内得总苗数与缩脚苗(苗高不足正常苗得一半者)得数量,求算成秧率。成秧率(%)= ×100%10、种子利用率: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与成秧率得乘积。种子利用率(%)=发芽率×出苗率×成秧率二、秧苗素养考查1、苗高。由秧苗得基部量至最长叶之顶端得高度,以厘米表示。2、单株绿叶数。计算包括分蘖得已展开得新叶得绿叶数,求其单株平均值。3、茎基宽。将 20 株秧苗每 10 株平放紧靠在一起,测量秧苗基部最宽处(包括分蘖),求其平均值。4、总根数与白根数.取 1 0株数记总根数及在半寸以内得新白根数。5、单株分蘖数。取样 2 0蔸计算分蘖得个数,以 20 蔸平均之。6、分蘖株率。调查 20 蔸得总苗数与带分蘖得株数,求算分蘖株率。分蘖株率(%)= ×100%7、百株地上部鲜重。随机取样1 00 株。剪去根部与附着得谷壳,用吸水纸除去叶面水分,然后称重。8、百株地上部干重。用测鲜重得材料,在 85℃温度下,烘干2 4—48 小时,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待冷却至室温时称重。三、生育期记载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2、芽期。从播种到现青得时期.3、出苗期。1 0%秧苗得第1片真叶突破芽鞘、叶色转青期得日期为始苗期,50%为出苗期,80%为齐苗期.4、幼苗期。现青到 3 叶期。5、移栽期与秧苗叶龄。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秧苗移栽时得主茎叶龄为秧田期得秧苗叶龄。6、返青期(回青期)。移栽后于晴天中午考察有 5 0%植株得心叶重新展开或植株叶片由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