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文学论文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文学论文_第1页
1/6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文学论文_第2页
2/6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文学论文_第3页
3/6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摘要:毕淑敏是一位具有深厚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她在创作方面对死亡主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结合她自身多姿多彩的经历和相关的知识,她对死亡主题的描写经历了“描写死亡”、“直面生死”、“挑战死亡”三个阶段。她的创作展现了死亡的真相和价值同时又启发人们思考生存的意义与方式。关键词:毕淑敏 死亡主题 生存 《预约死亡》前言:毕淑敏是文学界的一朵奇葩,她的人生经历给了她创作的素材,同时也使她把她自己心中的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的感悟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分享又启发人进行深刻的思考。一、从军行医的经历毕淑敏生于新疆伊宁。17 岁时,正值“文革”期间,毕淑敏参军入伍,被分配至西藏阿里军分区;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是一名部队医生,在西藏高原当兵 11 年。1980 年转业回北京后,曾担任内科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 1986 年,毕淑敏在其 34 岁时写出处女作——小说《昆仑殇》,并于次年发表在《昆仑》杂志上。她于 198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1 年,她退出已从事22 年的医生职业,开始全职写作。她于 1991 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94 年,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奠定了毕淑敏在中国文坛的声誉。此后,毕淑敏陆续发表作品《红处方》、《挽救乳房》、《血玲珑》。1998 年她于 46 岁高龄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方向入读,其后,她成为注册心理咨询师,并开办诊所。二、关注死亡主题(一)描写死亡 毕淑敏的处女作《昆仑殇》写了一群为了执行命令而葬送生命的年轻士兵,“殇”就是未成年英勇而亡。“1 号”首长不甘寂寞,争强好胜,为了自我的邀功请赏,强硬下达了让军队穿越无人区进行拉练的命令。战士们一个个都表现得非常勇敢、无畏:号兵李铁为了鼓舞士气用生命吹响进军号,炊事班长金喜蹦为抢救同行者滑下悬崖,女卫生员肖玉莲为荣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作战参谋郑伟良在赶送描写这次壮举的新闻稿件路途中车翻人亡。但壮烈的背后还有让人陷入沉思的许多东西:“1 号”首长明知是常年冻土的无人区却还要下命令让部队穿越;号兵李铁明知在高原缺氧状态下吹号无疑是送死却偏偏要主动去吹;炊事班长金喜蹦就因为读错一个字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要时时准备着用生命去赎罪;比任何人更懂得女性生理期需要避开剧烈活动的卫生员肖玉莲却硬是要和自己的生命较劲。这些战士的死亡是“1 号”首长追求功勋的虚荣心的牺牲品,首长的命令是战士们行动的教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毕淑敏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文学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