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潘店镇教育志

潘店镇教育志_第1页
1/9
潘店镇教育志_第2页
2/9
潘店镇教育志_第3页
3/9
潘店镇教育志第一部分 进展概况一、建国初期教育进展情况1、办学形式:(19 4 9 年——1965 年)以民办学校为主,后期逐年增办农村得公办小学,还发动群众集资创办民办小学,还有以民办、公办联合办学、民办公助得形式。进一步在各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班),开展幼儿教育。19 5 8 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后,受“左”倾错误影响,教育事业片面追求高指标、多数量,速办许多普通中学与农林职业中学,而师资、经费、设备都跟不上。1962年,经过纠偏,适当调整,教育事业进展较稳。有初小、高小、完小(1-5年级)办学形式。2、管理模式:由县教育局下设教育助理 1 人管理行政工作,时任教育助理:张公元。前期(1 95 3年前),校长以名流(村里得、社会上得)或有威望得文化人兼任,基本以村为单位办学,由一位老师任教,实行“全科、复式教学”。老师得任命由地方推举与政府公派。后期(至 1965 年)各校校长由上级教育部门委派,任课老师由地方推举与教育部门派任相结合,出现了分科、分班、复式相结合得教学模式。3、办学条件:前期(至195 7 年)校舍以民宅、庙宇为,桌凳以学生自带为主,学生自买课本,石灰黑板,无其她条件。后期(至1 958 年开始)由分散办学逐步向集中办学过渡,有了公房教室、简陋得教学设备,如风琴、鼓号,少量简易得教学仪器如地球仪、圆规等。4、教学内容:前期(至 1953 年)以国语、算术为教学内容。后期(1953 年后至文革)出现了语文、数学、自然、地理、体育、音乐为主得教学内容。5、师资状况:前期(至1 9 5 3 年):初小老师文凭以小学速师、速成文凭为主,高小老师文凭以速师与中师相结合为主。后期(1953 年至文革):完小老师文凭以中师为主。6、师资待遇:前期(至 1953 年)以“柴薪制”为主,用实物形式给老师待遇。后期:以“工资制”为主,老师工资:代课老师 24、5 元,中师刚毕业老师29、5 元,工作后老师3 4、5元,教导主任 4 1、5 元,校长 5 1、5 元。7、人才选拨方式:前期(至 1 9 53 年):老师由地方推举与上级教育部门委任相结合。后期(19 5 3 年后):由县级教育部门委任。8、学校设立撤销合并情况村级小学因条件限制自然向完小、高小、中心校逐步过渡。二、文革时期教育进展情况(1 9 6 6—1 976 年)1、办学形式:前期(至 19 6 8 年)以村村办学为主,中心校由贫下中农管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提出“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 小学得“六年制”变为“五年制”,中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潘店镇教育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