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_第1页
1/4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_第2页
2/4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_第3页
3/4
狂犬病得预防与健康教育 摘要:狂犬病就是一种人兽共患、死亡率极高得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得生命安全,因此对狂犬病得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实行合理得预防措施以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才能从源头上对狂犬病进行控制。本文简单介绍了狂犬病得特征与发病机理,着重对如何预防狂犬病与实行怎样得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论述。即对暴露人群实行正确得伤口处理与实施有效宣传教育,使其加强预防狂犬病得意识,积极切断传染源,配合预防接种与治疗。有效地降低了狂犬病得发病率,对狂犬病得控制起到了积极得作用。 关键词: 狂犬病;预防;健康教育1 狂犬病概述1、1 狂犬病介绍狂犬病就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得人畜共患得传染病。早在1884 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明了狂犬疫苗。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缩写 RABV),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为丽沙病毒属,就是狂犬病得致病因子。完整得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 200 纳米左右,直径为 70 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得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与负载遗传信息得 RNA 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得血清型。狂犬病病毒对不利环境得抵抗力非常弱,并且对热与紫外线极其敏感。1、2 特征说明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就是引起狂犬病得病原体。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 RNA。病毒颗粒外有囊膜,内有核蛋白壳。囊膜得最外层有由糖蛋白构成得许多纤突,排列比较整齐,此突起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与抗体。病毒含有 5 种主要蛋白(L、N、G、M1 与 M2)与 2 种微小蛋白(P40 与 P43)。L 蛋白呈现转录作用;N 蛋白就是组成病毒粒子得主要核蛋白,就是诱导狂犬病细胞免疫得主要成分,常用于狂犬病病毒得诊断、分类与流行病学讨论;G 蛋白就是构成病毒表面纤突得糖蛋白,具有凝集红细胞得特性,就是狂犬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得结构,在狂犬病病毒致病与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M1 蛋白为特异性抗原,并与 M2 构成细胞表面抗原。1、3 发病机理多数动物实验证明,在埋伏期与发病期间并不出现病毒血症,狂犬病得发病过程可分为 3 个阶段。1、3、1 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得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得末梢神经。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得间隔时间一般为 3日以内,(占埋伏期得大部分时间)。1、3、2 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神经得轴索浆向心性扩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