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与项目目标1.1.1 项目由来“XX 生态长廊”位于 XX 城区与 XX 古蜀文化遗址保护区之间,从鸭子河宝成铁路桥沿河上溯至与小石河汇合口处。鸭子河河道地处四川西部龙门山前冲积平原的中前端。洪水期间,水流相对湍急。急湍水流的冲刷或旋涡水流的水动力刨蚀,以及迂回地段水流减速形成的细粒碎屑沉积(即砾、砂类物质),使河道常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浅丘状”砂丘形态的山前河谷地貌特征,出现很多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自然砂丘“斑块”景观。但这种自然砂丘斑块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均受洪水期水流回旋的左右,年年都不同,出现“消亡—再生”、“此消—彼长”的改变,难以达到人们视觉要求的、位置相对固定的河道特色景观。另据访问得知,大约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前,XX 老城区大北门处,设有水路码头,常有通往金堂、赵镇的船只往来;鸭子河边的“渔翁独钓”及河面上“打渔船的往来穿梭”这道“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和谐共存的生态风景线,随着环境和人文条件的改变,如今已荡然无存……基于对和谐生态环境的向往、对 XX 古蜀文化遗址区保护要求,XX市环境保护局委托成都绿泉科技有限公司对 XX 古遗址区与城区之间的鸭子河及两岸进行了生态规划,形成了“XX 生态长廊保护规划”。该规划所指的“XX 生态长廊”位于 XX 城区与 XX 古蜀文化遗址保护区之间,从鸭子河宝成铁路桥沿河上溯至与小石河汇合口处,长约10Km(含河床)的带状区域,其中河道平均宽度为 400m,南北两岸各宽60m,规划区总面积约 8K㎡。详见 “XX 市 XX 生态长廊规划总平面图”。XX 生态长廊保护规划,主要针对解决下述问题:XX 古蜀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闻名的人类文化遗产。目前,项目范围内的建设比较零乱,绿化也不配套,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不能为 XX 这一世界级精品旅游资源起到有力的衬托作用和生态支撑。项目所在的鸭子河段是 XX 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鸭子河水是饮用水源补充的主要来源。目前,水源的水质安全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畜牧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等的威胁,亟待保护。XX 野生动物资源贫乏,应该对此进行更好的保护。XX 市野生动物中野鸭、白鹭等水禽具有较大的数量,主要繁衍栖息在项目所在的鸭子河段、北岸湿地等水生植物丰富的水域地段,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在这些区域见到成群结队的野鸭和白鹭。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不法市民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非法猎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