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进展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进展,含配电系统自动化在内的城网建设改造和电力市场已提上了日程。正在启动的发电市场展示了向配电市场进展的前景。关键词:配电系统自动化 系统集成 电力市场 1 配电系统自动化进展中的问题 当代的配电系统自动化,进展过程中面临着两个问题:这就是配电系统自动化如何从传统的“多岛自动化”走向系统集成;以及如何考虑电力市场的进展可能对配电系统自动化产生的影响。 2 进展中的配电系统自动化 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中,各有关系统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互补和通道公用,并顾及到电力市场进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呢? SCADA/LM/DMS 平台 SCADA/LM/DMS 平台是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核心和基础,它除了完成 SCADA/LM/DMS 功能外,还承担整个系统的纵向(实时层)和横向(管理层)的集成任务。 由于系统中引入了功能较强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SCADA 中除传统的功能外,还增加了一些扩展的 SCADA 功能,如保护的远方监视、投切和定值修改,故障录波数据的收集等。当然,假如配网的规模较小,由变电站负责的环网控制,也可改由主站的 SCADA/LM/DMS 平台来完成。 这里,与电力市场进展有关的负荷控制和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长期缺电期间,对用户限电拉闸实施计划用电的负荷控制,应及时转移到用户不感到停电的负荷管理(LM)上来。 当代的负荷管理,主要是按事先编制好的负荷管理方案,通过馈线降压减载,或按编组周期轮流短时启停用户的可控负荷(空调、热水器等),来实现用户不感到停电的负荷管理。 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基于分时电价的需方用电管理(DSM),用以调动需方的积极性来参加负荷管理。 供方负荷管理与需方用电管理相结合,必将有力地改善配电系统的负荷曲线,并为随后电力市场的开展打下基础。 LM 负荷管理功能与电力供需关系和电力市场进程有关,涉及到对原有负荷控制系统的利用和改造,以及和具有需量控制功能的数字电量计费系统相配合等问题。但无论是沿用原有的负荷控制终端、或是与新建的电量计费系统相结合,主站均和SCADA/DMS 集成在一起,以适应电力市场进展的变化,而不象传统的负荷控制那样分开独立运行。 DMS 应用软件方面,除传统的网络拓扑跟踪着色、负荷预报、配电潮流、短路分析、网络重构、故障恢复控制、操作票、投诉热线处理等外,还把负荷计费管理、电力市场等应用包括了进来,统一优化管理,授权分工使用。 当然,系统的无缝集成并不排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