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四 解析几何中的范围、定值和探索性问题(对应学生用书第 68 页)解析几何中的范围、定值和探索性问题仍是高考考试的重点与难点,主要以解答题形式考查,一般以椭圆为背景,考查范围、定值和探索性问题,试题难度较大.复习时不能把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的掌握上,要在解题方法、解题思想上深入下去.解析几何中基本的解题方法是使用代数方程的方法研究直线、曲线的某些几何性质代数方程是解题的桥梁,要掌握一些解方程(组)的方法,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掌握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整体代入的解题方法;其次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的应用,如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往往需建立求解目标函数,通过函数的最值研究几何中的最值.下面对这些难点一一分析:1.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该类问题多以直线与圆锥曲线为背景,常与函数与方程、向量等知识交汇,形成了过定点、定值等问题的证明,难度较大.定点、定值问题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量,那么就可以用变化的量表示问题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这些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不受变化的量所影响的一个点、一个值,就是要求的定点、定值.化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引进变的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例 1】 (2017·江苏省南京市迎一模模拟)设椭圆 C:+=1(a>b>0)的离心率 e=,直线 y=x+与以原点为圆心、椭圆 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 O 相切.(1)求椭圆 C 的方程;(2)设直线 x=与椭圆 C 交于不同的两点 M,N,以线段 MN 为直径作圆 D,若圆 D 与 y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A,B,求△ABD 的面积;(3)如图 1,A1,A2,B1,B2是椭圆 C 的顶点,P 是椭圆 C 上除顶点外的任意点,直线B2P 交 x 轴于点 F,直线 A1B2交 A2P 于点 E,设 A2P 的斜率为 k,EF 的斜率为 m,求证:2m-k 为定值. 【导学号:56394098】图 1[解] (1) 直线 y=x+与以原点为圆心、椭圆 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 O 相切,∴=b,化为 b=1. 离心率 e==,b2=a2-c2=1,联立解得 a=2,c=.∴椭圆 C 的方程为+y2=1;(2)把 x=代入椭圆方程可得:y2=1-,解得 y=±.∴⊙D 的方程为:2+y2=.令 x=0,解得 y=±,∴|AB|=,∴S△ABD=|AB|·|OD|=××=.(3)证明:由(1)知:A1(-2,0),A2(2,0),B2(0,1),∴直线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