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时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掌握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的方法;培养学生联系变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角化归的二倍角公式的变形式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二倍角公式的变形式的灵活应用.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现在我们进一步探讨和角、差角、倍角公式的应用.先看本章开始所提问题,在章头图中,令∠AOB=θ,则 AB=asinθ,OA=acosθ,所以矩形 ABCD 的面积S=asinθ·2acosθ=a2·2sinθcosθ=a2sin2θ≤a2当 sin2θ=1,即 2θ=90°,θ=45°时,a2sin2θ=a2=S不难看出,这时 A、D 两点与 O 点的距离都是 a,矩形的面积最大,于是问题得到解决.Ⅱ.讲授新课[例 1]求证 sin2=分析:此等式中的 α 可作为的 2 倍.证明:在倍角公式 cos2α=1-2sin2α 中以 α 代替 2α,以代替 α,即得cosα=1-2sin2 ∴sin2=请同学们试证以下两式:(1)cos2= (2)tan2=证明:(1)在倍角公式 cos2α=2cos2α-1 中以 α 代替 2α、以代替 α,即得 cosα=2cos2-1, ∴cos2=(2)由 tan2= sin2= cos2= 得 tan2=这是我们刚才所推证的三式,不难看出这三式有两个共同特点:(1)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它们的一半即半角的三角函数;(2)由左式的“二次式”转化为右式的“一次式”(即用此式可达到“降次”的目的).这一组式子也可称为半角公式,但不要求大家记忆,只要理解并掌握这种推证方法.另外,在这三式中,如果知道 cosα 的值和角的终边所在象限,就可以将右边开方,从而求得 sin、cos 与 tan.下面,再来看一例子.[例 2]求证:sinα·cosβ=[sin(α+β)-sin(α-β)]分析:只要将 S(α+β)、S(α-β)公式相加,即可推证.证明:由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①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②①+②得:sin(α+β)+sin(α-β)=2sinαcosβ即:sinα·cosβ=[sin(α+β)+sin(α-β)]请同学们试证下面三式:(1)cosα·sinβ=[sin(α+β)-sin(α-β)]1(2)cosα·cosβ=[cos(α+β)+cos(α-β)](3)sinα·sinβ=-[cos(α+β)-cos(α-β)]证明:(1)由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①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②①-②得:sin(α+β)-sin(α-β)=2cosαsinβ即:cosαsinβ=[sin(α+β)-sin(α-β)](2)由 cos(α+β)=cosαcosβ-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