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试说明]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3.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人类活动。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3.整体性体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温馨提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作用能量2.主要体现(1)海洋大气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作用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2.实例(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释放制造或消耗光合作用CO2、H2OO2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O2CO2、H2O消耗有机物植物的产生使化学元素在四大圈层间运动(2)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表现?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有什么指导意义?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2)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水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大气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土壤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生物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3)生物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联系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或鱼类生存造成影响。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