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神经科学基础

神经科学基础_第1页
1/3
神经科学基础_第2页
2/3
神经科学基础_第3页
3/3
神经科学基础 复习知识点1.认知神经科学旨在阐明心理活动的脑基础。以揭示心理与脑之间的关系2.脑:灰质、白质、脑脊液3.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st82P。4.突触传递:冲动(信息)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特别接触位点)5.突触传递的过程:电—化学—电① 动作电位传递到突触前膜,导致神经递质从前膜释放;②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③ 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6.极化:细胞宁静时,正电荷位于膜外,负电荷位于膜内,对外不显电性的状态。7.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的电位(外正内负)8.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9.调控静息电位:离子通道、离子泵10.突触后电位的去极化、超极化方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超极化11.突触的可塑性:形态和功能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12.神经递质: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8Awi3。13.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特定生物效应的特别生物分子。分为激动剂和拮抗剂(阻断剂)14.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①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②修复和再生作用③免疫应答作用④形成髓鞘和屏障的作用⑤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⑥稳定细胞外的 K+浓度⑦参加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 I2F7a。1.EEG(脑电波):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他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应。w1aaq。2.ERP 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事件相关电位:是与实际刺激或预期刺激有固定时间关系的脑反应所形成的一系列脑电波 。LrtMy。3.MEG 技术:检测头皮脑磁场信号,该信号由神经细胞内的电流的体积电流产生。特点:定位精度高,无损伤,无需测定基准。4.fMRI 技术原理:血氧水平依赖 BOLD 信号:脑血管中的血氧变化—局部磁场变化—NMR 信号强度变化;时间,空间分辨率均较高 。acuco。5.ERP—电信号 fMRI—BOLD 信号 EEG—胞外 MEG—胞内6.PET 技术在脑功能方面的三个应用(1)脑血容量和脑血流灌注,反应脑血流和血脑屏障的破损情况和主要检查血流的通透性(2)脑代谢:反应物质在大脑的利用(3)神经受体分析:能定量的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神经科学基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