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兴起了以融资租赁为主要目的的现代租赁业务。1981 年 7 月,中国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租赁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租赁公司的诞生和现代租赁体制的建立。在这几十年里,租赁业不断壮大。进入 21 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观念在经济生活中的普遍树立,人们越来越重视资金筹集和使用效率。租赁作为有效筹集资金和利用资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日益受到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法律规范承租人和出租人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2001 年 1 月 18 日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并于 200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尽管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上对于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作了有效的规定,为租赁业的进展和壮大提供了良好的会计法律规范,推动了我国租赁业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并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但在租赁实务中,还可能会出现《企业会计准则—租赁》所没有法律规范到的情况及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例如,有些概念自身存在的矛盾,某些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与美国等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和国际组织)己颁布的租赁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借鉴其先进经验,指出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因此,该课题的讨论,从理论意义上讲,可以丰富和进展会计理论界对具体会计准则的探讨,推动和促进《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完善和进展;从实践意义上讲,可以对《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从而使租赁会计准则更加具有操作性,更有效地指导会计人员的操作。目 录摘 要.......................................................................................................................................1Abstract..................................................................................................................................2绪论........................................................................................................................................31 选题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