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2 0 19-2025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ﻩﻩﻩ满分:1 5 0 分第Ⅰ卷(文本阅读,共 7 0分)一、现代文 阅读(3 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个小题,9 分)阅读下面得文字,完成 1~3 题。①家不仅仅是一伙人共同聚居得场所,更是一种最基本得社会组织,因为人在本质上就是各种社会关系得总和。从整个社会得构成单元来看,家得确是最基本得社会构成,将之比方为社会得细胞,这是很形象得。所以,古代得时候,就特别重视家庭细胞健康得保持与维系。家庭为什么如此重要呢?②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讲得是国家得根本问题。所谓国家,即国和家紧密相连,不能分割。孟子强调得是,要平治天下,就必须国家有道,政治清明,即天下得基础是国家。而要国家富强安定,就必须家庭和睦,家风仁厚淳朴,即国家得基础是家庭。家庭是由每个成员组成得,即家庭得基础是个人。孟子阐述了这样一个链条:人——家——国——天下。其中各部分都是相辅相成得,不能截然独立。对于个体而言,最基本得社会关系就是家庭。家道端正,天下也就安定了。由家至国得序列,在古代社会体现在方方面面,最为著名得当属修齐治平。③修,修身。齐,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合起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则为“修齐治平”。这个成语出自《礼记》中得《大学》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实,《大学》中得这段文字规划了一幅完整得人生蓝图,其进程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四个阶段,更多得属于个体内在心理得范畴,远没有修齐治平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正因为如此,修齐治平就成为古代士子得人生目标,成为她们常常挂在嘴边得话语。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得理想,也是她们得终身追求。这个成语更多得时候被简略为“修齐治平”,字面得意思无非是说,提高自身修养,整治好家庭,治理好辖区,实现国家得太平。这些方面,不出伦理与政治得范畴,所以,有时也用这个成语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在这四个层次中,家庭与国家常常被凸显出来,因为古人认为“家国同构”,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有共通性。总之,古书上常讲“天下一家”,既能表达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能表达全国统一得意思。家、国得被强调,还生成了另一个成语:齐家治国。⑤《大学》中讲:“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