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黑果腺肋花楸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果腺肋花楸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1/27
黑果腺肋花楸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27
黑果腺肋花楸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3/27
黑果腺肋花楸生产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一、 国内外黑果腺肋花楸产业进展基本情况简介黑果腺肋花楸(学名:Aronia prunifolia ‘Viking’)蔷薇科、腺肋花楸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北美东北部,波罗地海沿岸至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大约200~300 年前,被引种到欧洲。二战以前,黑果腺肋花楸主要用作观赏植物。直到 20 世纪早期,美国才开始小规模商业化栽培。二战以后,黑果腺肋花楸由德国出口到前苏联,在东欧和前苏联作为水果得到广泛普及和种植。1971 年,前苏联栽培面积达到 5400 公顷。其中,4000 公顷分布在西伯利亚。此外,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和德国等东欧国家都建立起了黑果腺肋花楸栽培基地。全球栽培总面积仅约50000 公顷,其中 80%以上在波兰。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技术的进展,黑果腺肋花楸在食品、饮料、药品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才受到广泛的关注,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原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1998 年 3 月从荷兰引进了其中一个加工(Aronia prunifolia ‘Viking’)专用品种。经过在河北省石家庄、北京通县及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地区的琅琊台等地试种,均表现良好。与其他国内引进的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t)品种不同,该品种属于欧洲生产 上 使 用 最 多 的 品 种 。 试 验 证 明 : 黑 果 腺 肋 花 楸 ( Aronia prunifolia ‘Viking’)树高约 2.5m,丛生,适应性极强,冠幅 2.50m。枝条表皮光滑,多年生枝条灰褐色,新梢淡褐色;皮孔圆形,灰色。冬芽赤褐色,圆锥形,为混合芽。根系发达,主根分布于 30~40cm 土层中。花白色;花径 1.5cm,花萼、花瓣各 5 枚,离生雄蕊 15~18 枚,花药为背着药,粉红色;雌蕊为合生心皮,5 小室,每室 1~2 个胚珠,子房下位;复伞房花序 6~8cm,由 10~40 朵小花组成。叶片互生,单叶椭圆形,叶缘重锯齿,叶脉羽状;深绿而光滑;秋季叶片变为紫红色。果实为浆果,果皮紫黑色,果肉暗紫红色,甜酸带有涩味。球形,单果重 1.5~2g,果径 10~12㎜。种子千粒重 4.6g。果实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 8 月中旬成熟。极耐寒(能耐-40℃的极端低温),据资料:黑果腺肋花楸生长季节喜爱潮湿和雨水充足的酸性土壤,但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和北京地区碱性、干旱土壤中生长表现亦非常好。可能是河北石家庄地区光照条件好、温差大等方面的缘故。与原产地相比,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黑果腺肋花楸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