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美高血压诊断标准相差的血压值临床意义讨论进展(全文)流行病调查发现收缩压(SBP)水平>110 mmHg 的全球患病率在过 去 30年中有所增加,并导致 2025 年全球 10 万人死亡和 2.12 亿残疾 调整生命年,自 1990 年以来增加了 1.4 倍[1]。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和心血管发病率比正常血压的人早 5 年[2-3]。在中年人中,SBP 每增加 20 mmHg 与中风导致的死亡率增加一倍有关[4]。最近 MESA 讨论对 SBP为 90~129 mmHg 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风险低的成年人进行的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基线 SBP 的增加而增加 [5]。2025 年美国公布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 SBP 在 130~139 mmHg 范围和舒张压(DBP)在 80~89 mmHg 范围定为一级高血压[6]。而中国 新的高血压指南,将该血压范围定为高血压前期。中美高血压诊断标准中 相差的这个血压值(130~139/80~89 mmHg,下简称为“美国 期高血压”究竟有什么临床意义,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近期获得的临床研 究证据进行梳理,对“美国期高血压”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1. “美国一级高血压”的流行病状况在 2025 年至 2025 年的美国成年人中,42. 3%的人血压正常 (SBP/DBP <120/80 mmHg ),12.1% 的人血压升高(120~129/<80 mmHg ),13.7% 的人为“美国 1 期高血压” 130~139/80~89 mmHg ), 7.7%的人患有 2 期高血压(>140/90 mm Hg ),24.2%的人正在服用抗 高血压药物[7]。即使在CARDIA 讨 论 , 这 个 混 合 队 列 中 的 大 部 分 参 加 者 在 40 岁 时 血 压 升 高(9%)、“美国期高血压”25%)或 2 期高血压(13%) [8]。显然,即使个体计算的 10 年风险较低,成年早期的血压水平高于正常值(>120/80 mm Hg )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风险相关。不仅“美国 1期高血压”在青年和中年人中很常见,而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会进展为 2 期高血压,ASCVD 的风险甚至更高。在中国患有“美国 1 期高血压”的中年人(35~59 岁)中,65%的人在 15 年内进展为高血压。此外,>26% 的心血管死亡和 13%的死亡归因于中美高血压诊断标准中相差的这个血 压值(130~139/80~89 mmHg )范围[9]。2. “美国 1 期高血压”的临床意义缺乏随机试验证据美 国 2025 年 高 血 压 临 床 实 践 指 南 建 议 对 美 国 1 期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