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左束支起搏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全文)传导系统起搏(conduction system pacing , CSP )是近年来心脏起 搏领域的热点 o CSP 通过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his-purkinje conduction system pacing)来实现。可分为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 HBP ) 和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Branch pacing, LBBP ),后者包括左心室间隔部起搏 (lef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iig/SP )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 , LBBAP )。LBBP 为经静脉途径将导线从右室间隔面深拧穿间隔至左室间隔内膜 下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夺获左束支,包括左束支主干或其近端分支。通常 伴随间隔心肌的夺获且夺获阈值低(<1.0V/0.4ms ) o LBBP 虽然左、右 心室之间并不同步,但保证了最重要的左室的电机械同步。通过调整起搏 器的房室间期(AVD ),使左束支起搏能融合沿自身右束支传导系统的自 身下传,能获得基本正常的起搏 QRS 波。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为多种原因导致心排量下降的综合征。其中, 约占 20%的重度心衰患者存在室内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 滞(CLBBB ) o 此时,左室内及左右心室间的不同步会导致左室不能形成 合力射血,每搏量下降,使衰竭心肌雪上加霜。另外,对于敏感人群,左 室电机械活动的不同步本身就会导致正常心脏发生心衰 (起搏导致的心肌 病)。LBBP 可通过纠正 CLBBB,治疗或预防由于心室电机械不同步导致 或加重的心衰。希氏束起搏应用已 20 多年(自 20 年),临床有益证据多,已被 写入指南,而 LBBP 应用时间短(自 2025 年),虽临床有效证据正在迅 速积累中,也已写入中国专家共识,但因证据尚不足够充分,尚未纳入欧 美相关指南。已有的临床讨论显示,希氏束或左束支起搏的临床效果相似。 LBBP用于心衰分为二个方面,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已经都有了临床讨论的 证据,结果也大多是正向的,尽管多并非大规模的 RCT 讨论。1、预防心室不同步导致或加重的心衰:预防起搏诱发的心室不同步 导致心衰或加重心衰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估计心室起搏依赖的房室 传导阻滞患者,直接 LBBP (主动起搏);2)、房室结消融后,为预防心 脏停搏行 LBBP (被动起搏);3)、起搏后发生心衰,起搏依赖患者,改 变原起搏位点为 LBBP。2、纠正心衰患者心室不同步:治疗心衰患者伴心室不同步的疗法称 为心室再同步化(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CRT),其...